故障机型:上海明珠TS-10C型PDM中波发射机
故障现象:切换备路中间放大器试机时,发现备路中间放大器小盒指示灯亮红灯,且中间放大器无输出。
故障关联分析:中间放大器电路如图1.17所示,来自激励源的高频正弦电压送至输入变压器T1初级。变压器次级的正弦波高频电压叠加直流偏置电压后,经R18接到缓冲器D2(4050)的输入端。VD2、VD3是箝位二极管,在输入电压特别大时,可以保护D2。D2中有六只缓冲器,接成三级整形放大,输出是方波。V3-V8是由NPN三极管和PNP三极管组成的单端推挽射级跟随器,输出也是方波。T2是脉冲变压器,它的两个次级分别推动末级功放V9、V10的栅级。V9、V10是功率场效应管,组成半桥式丁类放大电路。在高频的上半周内,V9导通,V10截止,在下半周内,V9截止,V10导通。20芯插头的第1脚和第11脚是中间放大器的输出端。R6是缓冲器D2的直流偏置电压调节电位器,调整R6可以使放大器输出的方波对称。三极管V1、V2及其周围电路组成禁止电路。当V2导通时,D2输入端接近地电位,D2输入的高频电压被短路,因此D2没有输出。末级功放管V9、V10均截止,没有电流通过,中间放大器无输出。禁止电路有四个输入端,即20芯插头的第8脚、第7脚和第6脚、第16脚。8脚输入开路时,15V电压经R20、R22、VD4加至V2基极使其导通,中放被禁止。16脚为中放交换继电器控制端,控制电压为24V或OV,当6脚为OV时V1截止,V1集电极电位受16脚上的电位控制,16脚电压为OV时,V1集电极电位为0.7V低电位,当16脚电压为24V时,V1集电极为高电位(集电极电源电压15V),此电压经R25、VD5加至V2基极,使V2导通,中放被禁止。7脚为中放禁止信号,电压为24V时,使V2导通,中放被禁止。
故障处理:因上述故障现象为中放无输出,故障原因可能是:无高频激励输入;相关供电电源故障;中放禁止了控制信号;中放电路存在故障。
本着从简单到复杂的检修方法,第一步:先用示波器测量该小盒高频输入端9脚的高频信号,信号正常;第二步:合上发射机主电源开关,用万用表测量该小盒的电源供给,14脚(与15脚并),-140V主电源电压正常,测量18脚,+18V电压正常;第三步:测量禁止电路的控制端,6脚、8脚、16脚,这几端的控制电压均正常,而7脚却有5.7V的电压,在正常情况下,断开低压开关后此脚应为24V电压,使该中放小盒不工作,合上主电源开关后,此脚电压应变为OV。测量V2的基极,有0.6V电压,此电压已使V2导通,使中放禁止。由此断定:7脚的5.7V电压使V2的基极有0.6V电压,V2导通,高频信号被短路到地,中间放大器小盒无输出。接着,我们将7脚悬空,V2基极电压变为OV,中间放大器小盒有了高频输出,证明判断是正确的。
7脚只有两种状态,分别为24V、OV,现在却为5.7V的电压,我们对7脚的有关控制电路作了详细的检查,未发现任何异常。我们把主路中间放大器小盒换在备路位置上,中间放大器工作正常,V2基极的电压为OV,而7脚仍有5.7V电压。7脚同样的控制电压,为什么主用中放小盒V2基极的电压为0V,放大器能够正常工作,而备路却不能,经分析我们再用万用表测量7脚的电压,发现5.7V不是直流电压,而是高频感应的交流电压。从电路图上看,7脚输入要经过一节由L6和C8组成的高频滤波器,主用中间放大器小盒,这一滤波电路可以很好地滤除高频感应电压,而备用中间放大器小盒这一滤波电路存在滤波不良,感应的高频电压经二极管VD7整流后,变成直流电压加到V2的基极,结果使其导通,短路高频信号,中间放大器小盒无输出。由于电感电容不方便检测,采用替换法检查L6和C8,更换L6后(后检测L6,发现已短路无电感量),备用中间放大器小盒正常工作,故障处理完毕。
维修思考:处于电磁场中的任一导体相当于一段接收天线,会感生一定电荷,导体的这种天线效应是导致电磁辐射干扰的根本原因。发射机房存在着很强的电磁场,有很强的电磁辐射干扰。电路上的导线相当于接收和辐射天线,由于导线的存在,往往会使线路板上产生过强的高频干扰。在电路中,使用适当的LC滤波器是一个解决高频电磁干扰的有效方法。此次故障就是因为LC滤波电路失效,导致中放禁止电路误动作,而引起中放无输出故障。因此在发射机房对电子设备维护时,一定要注意到电磁干扰的因素,当有干扰存在时,应检查相应的抗干扰电路。
评论